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猝死事件频发 | 5516个病例数据揭秘猝死“导火索”

默默捂住心脏的 四象工作室 2022-07-23

年仅23岁的拼多多员工加班到凌晨回家路上猝死的悲剧,再一次将“996”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年轻生命的消逝用血与泪告诉我们:畸形加班制度牺牲的不仅是“打工人"们的生活,还可能是生命。调查显示,我国约80%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在30-50岁早逝人群中,95.7%死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性疾病。


近年,青年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身体机能正处于巅峰的年轻人也并非是厄运的绝缘体。面对生活工作上的焦虑、压力和劳累,我们有什么办法科学降低猝死的风险?



文 |  Paella  图 | 高高兴兴 SL





1

猝死:1小时内死亡 救治率不到1%



如果说有什么比晚期癌症更可怕,那么猝死一定榜上有名。准确地来说,猝死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许多潜在因素导致的突然死亡。


猝死的定义,在医学上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猝死病例在发病前看起来与常人无异,能够健康地工作和生活。其次,车祸、坠楼等创伤性意外致死也不能称为猝死。


关于猝死的时间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先后定义为发病24小时和6小时内,国内医学界则普遍认为发病1小时内死亡的情况为猝死。


猝死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它随时随地,在任何年龄、任何人群都可能发生,我国每年近54.4万人猝死,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正是它的不可预测性,加上抢救的黄金时间极短,造成了死亡率几乎100%的后果。





2

情绪和劳累是猝死的导火索



因为症状相似,许多人误认为猝死=心肌梗塞,但猝死的发生有许多根源,心梗属于心源性猝死的一种。一般在极短时间内(几分钟)死亡的病例,属于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较大。


除此之外,还有肺源性(如肺栓塞)、脑源性(如脑出血)、甚至消化系统疾病和妊娠中的羊水栓塞都可能导致猝死。


《我国5516例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一文中的结果,与国际上普遍研究一致,心源性疾病仍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肺、脑三类疾病导致的猝死就占了全部病例的88.6%。



论文中,共有1329例有记录的诱因显示,造成猝死最主要的生理因素是“情绪激动”(25.66%)和“劳累”(24.53%),二者占比领先其他因素之和。除此之外,饮酒、感冒、吃太饱,甚至排便用力都会成为触发定时炸弹的那根导火索。


情绪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或许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年轻人们追求“养生”,喝着咖啡泡枸杞,吃瓶瓶罐罐的保健品,却忽略了人类最基本的情绪管理。生活中从柴米油盐到求学找工作,都经常造成情绪波动。


科学证明,“神经大条”一点不是什么坏事,不生气少操心,保持peace&love的乐活态度,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劳累也是猝死的一大诱因,《慢性疲劳应激与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研究发现,躯体长期处在疲劳状态、过度脑力负荷等更容易引起室颤,而室颤正是猝死前心率失常发出的最终信号。





3

猝死为什么盯上了年轻人?



许多人会觉得,我这么年轻,器官都没问题就没有风险。但疾病不是一天形成的,猝死也不是单一的因素导致的。就算本身没有疾病,长年生活方式的积累,也会像一根导火索,把量变引向质变。


说到年轻人猝死事件,这并非近期的个例。在拼多多员工猝死后仅2天后,1月1日,25岁的演员孙侨潞在新年的第一天,也因心梗而猝死。1月5日,27岁的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飞机上心脏骤停去世......


都是20出头的花龄,生命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怎么会频频发生这种悲剧?其实猝死在全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在上文我国5516例猝死病例的研究中,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出生还不到24小时。


但不同年龄段的猝死病例及主要原因也有各自的特点:



在报告的病例中,小于15岁的少年时期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猝死通常是先天缺陷和感染导致,比如肺炎(43.17%)、颅脑感染(10.77%)。


而63岁以上的老年期,多见慢性心血管疾病诱发的猝死,有高血压、糖尿病、静脉血栓等疾病的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


至于青年和中年猝死的病例,他们通常没有先天缺陷,也不是因为年龄大导致的机能老化,但中青年猝死的发病率一点也不比前两者低。他们的厄运正是来自于长期高压高负荷的生活方式: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嗜烟好酒......





4

命悬一线,如何挽救一条生命?



虽然猝死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大部分情况下是有征兆的。在拼多多官方情况通报中,描述当时的场景是女孩“突然捂腹,晕厥倒地”,这也属于猝死的典型前兆症状之一。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猝死的征兆,从而及时实施救援呢?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征兆并不能包含全部情况。大约有1/4病例在猝死前是没有症状的。


大部分心源性猝死者唯一的生还机会是在4-6分钟之内实施心肺复苏术(CPR)。关于CPR以及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重要性,不管是媒体还是医疗机构、公司、学校都已经强调过许多次。然而,真正被挽救的生命又有多少呢?


我们目睹过猝死发生身边却没有AED设备、无人施救导致的悲剧(高以翔事件),也见证过一名中学生仅接受过几次急救培训就将路边昏厥的老人从死亡线边缘拉回来的事迹。两三百秒之间的选择和行动,决定着一个人生死。


我们无法保证永远都是最幸运的那个,所以唯一能做到的是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并且去学习急救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猝死的“多多买菜”姑娘内网账号被注销前的签名是“为多多守边疆”,打工人为了公司事业拼到生命最后一刻,那么谁来守护他们的健康呢?事业上的成功永远不能以生命健康为代价,拒绝“拿命换钱”应该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共识。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四象工作室”

(微信ID:foxgirlnews),更多精彩在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